朔州:治沙植绿清水净气 绘就生态幸福家园

山西新闻网>>地市频道>>朔州频道>>生态环境

时 间
/
分 享
评 论

近年来,朔州坚定不移走生态立市之路,以“治沙增绿、转型降碳、循环再生”为战略支点,通过系统化生态治理,构建起“山水林田湖草沙”一体化保护新格局。这座曾与黄沙、煤尘相伴的城市,正以“治沙植绿、清水净气”为笔,书写着从“黄”到“绿”、从“污”到“清”的蜕变故事。

眼下,在朔城区西山森林公园里,森林抚育工作正火热进行。为促进苗木生长,工人们对树木底部的杂草及横向生长的树枝进行修剪,促进树木纵向生长,更好地发挥防风固沙作用。

朔州市西山生态建设事务中心养护员张林说:“我们刚来这块儿的时候,这块儿是一棵小草也没有,全是黄土。现在,我们经过十多年的努力,现在已经从小树变大了,都是绿油油的,环境也好了,生态也好了。”

曾经的西山森林公园是一片黄土坡,风一吹便黄沙弥漫。当地通过科学规划造林区域、选用耐旱抗风树种、建立常态化抚育机制,经过十多年持续治理,裸露的黄土地逐渐被绿色覆盖,不仅成为防风固沙的天然屏障,更是市民休闲游玩的理想之地。

市民王宏跃说:“朔州这个绿化现在做得非常好,生态变好了,包括这个空气都湿润了就是绿色越来越多了,尤其西山这边的松树,我们偶尔还去采点蘑菇,感觉就是挺好。”

朔州的绿色蜕变,不止于西山森林公园。多年来,我市通过实施大规模国土绿化行动、推进退耕还林还草、建立生态公益林保护体系等措施,让绿色版图不断扩大,全市森林覆盖率大幅提升,城乡环境面貌焕然一新。

市民董文靖说:“以前可能没有这么多绿树,现在种了可多树,空气变好了。”

市民蔡长煜说:“大概十多年前,我小的时候,咱们这块儿一到秋冬的时候就是黄沙漫天,但是现在肉眼可见的蓝天白云,真的是非常惬意。”

从荒山秃岭到绿意盎然,朔州用植树造林绘就了生态画卷。蓝天常驻,绿意渐浓,朔州的生态改善不止于此,七里河的蜕变就是最好见证。在七里河朔城区段上游,提质改造工程正在加速推进,一方面对河道底部进行硬化,另一方面对两岸的护岸进行提质,使河道更加宽阔、水流更加通畅、水质更加清澈。七里河是朔州的“母亲河”,穿城而过。近年来,我市持续开展七里河综合治理工程,让曾经的“问题河”变成如今的“幸福河”。

朔州市水利局局长雷发明说,我们呈现在眼前的是“水清岸绿人和谐”这一现状,其实过去的七里河并不是这么个现状,过去一度时期,七里河可以说是垃圾乱倒、污水横流、臭气熏天,为什么有今天这个效果?这是经过连续十多年的不断治理,通过河道的治理、清淤、疏浚,两岸的治理、生态的修复等各种生态措施,累计投入了上百亿,取得了今天的成效。现在的七里河是我们市民休闲的好去处,是网红打卡的热门点,是候鸟栖息的好家园。

生态环境的蝶变,渗透在城市的每一个角落。如今的朔州,天蓝、树绿、水清,生态改善的成果不仅铺满城市版图,更浸润在每一位市民的日常幸福感里。

市民张先生说:“第一个城市非常整洁,非常干净。第二,空气质量非常好,看不见雾霾,天是蓝蓝的,空气是甜甜的。第三个到处都是绿地公园。”

市民马女士说:“现在公园里绿树成荫,我跟老伴儿每天早上出来打打拳,锻炼锻炼身体,我觉得现在的空气非常好,你看,每天白云蓝天的。”

记者:丰慧 张一波

(责编:王志彪、郝亚红)

山西日报、山西晚报、山西农民报、山西经济日报、山西法制报、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(含图片)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;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,例:"山西新闻网-山西日报 "。

凡本网未注明"来源:山西新闻网(或山西新闻网——XXX报)"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