探访千年古塞杀虎口 重温山西“走西口”

山西新闻网>>地市频道>>朔州频道>>文旅教育

时 间
/
分 享
评 论

中新网朔州7月22日电 题:探访千年古塞杀虎口 重温山西“走西口”

作者 刘小红

“胡马南来汉市通,边墙犹自匝墩烽。折来何止三千里,独处长蛇寸寸封。”边关古塞杀虎口,古时帝王将相征战出关必经之地,亦是历史上中外互贸重要税卡。22日,记者实地探访了这座“一代雄关”。

杀虎口位于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境内晋蒙两省交接处,北倚古长城,西临苍头河,东、西两山之间形成一条3300米长的狭长走廊,自成天然关口。因其特殊的地理位置,杀虎口闻名遐迩,已有两千多年历史。清朝《朔平府志》这样描述:“杀虎口乃直北之要冲也,扼三关而控五原,自古称为险要”,历来是兵家必争之地。

当地村民告诉记者,杀虎口也是历史上的重要税卡,作为中原与蒙古、新疆、俄国贸易的必经之路,清极盛时期,关税日进“斗金斗银”;明清时期,杀虎口还成为晋商的发源地和主通道,曾经盛极一时的“大盛魁”商号的发祥地就在这里。

在当地民众的带领下,记者来到了刻着“杀虎口”3个醒目大字的古城墙脚下。尽管经历千年风吹日晒,城墙依旧雄伟壮观。站立在古城墙上俯瞰杀虎口,只见呼大公路穿村而过,宽阔的公园广场上,矗立着康熙大帝跨马飞奔的巨大铜像。康熙大帝头戴缨盔,身穿铠甲,左手提缰,右手执鞭,肩挎弯弓,威武雄壮,引得游人驻足围观。

历来,山西商人“走西口”就是指西出杀虎口,它承载了山西人谋生的血泪悲情。杀虎口有一条西口古道,沿着坎坷不平的大石头路前行,当年的车辙印痕依稀可见,似乎昔日“走西口”的景象又再现眼前。

穿行在杀虎口古老的街巷中,老屋、灰瓦、白墙、雕花的窗、青石板铺成的悠长古巷,一头枕着幽深古朴的城堡,一头连着繁华绚丽的街市,街道两旁的老式店铺建筑尽显明清时代风格,尤其是房屋上石雕、砖雕、木雕独具特色,再现了昔日的繁华。

作为中国古代的军事要塞和边贸重镇,杀虎口有较高的知名度和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。为此,当地官方开发了杀虎口旅游区,并逐步修复古长城等遗存古迹,让这一代雄关再次焕发光彩。(完)

(责编:王志彪、郝亚红)

山西日报、山西晚报、山西农民报、山西经济日报、山西法制报、山西市场导报所有自采新闻(含图片)独家授权山西新闻网发布,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或镜像;授权转载务必注明来源,例:"山西新闻网-山西日报 "。

凡本网未注明"来源:山西新闻网(或山西新闻网——XXX报)"的作品,均转载自其它媒体,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。